简报 | 第五届“中央文献翻译与研究论坛”举行、第十届全国法律英语大赛决赛举行...
中国语言服务业一周简报
(2019第46期,总第162期)
每一周,中国语言领域都在发生什么事儿?又产生了哪些新观点?以及涌现出了哪些新产品?等等,这些问题可能是很多业内人士想及时关注的。对此,作为智库型资讯与研究平台,译世界(微信公众号"译•世界"ID:YEEWORLD)进行了信息跟踪观察,推出《中国语言服务业一周简报》,为业内人士提供参考。本期报告覆盖了11月30日-12月6日的资讯。欢迎关注!
ONTENTS
目录
重要事项
·本周要点
·事项预告
翻译出版
Part 1
重要事项
12月1日,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六研究部、天津外国语大学、中国译协社科翻译委员会、暨南大学联合举办,由暨南大学翻译学院承办的第五届“中央文献翻译与研究论坛”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论坛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与翻译阐释”为主题,围绕《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书的多语种翻译和传播,就如何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做好政治文献对外翻译和推动国际话语权建设进行多学科研讨。
暨南大学副校长刘洁生表示,盼望本次研究论坛中各位专家学者各抒己见,为做好政治文献的对外翻译,发挥文献翻译在国际话语权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提供支撑,为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做出新的贡献。
天津外国语大学校长陈法春指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人类社会美好家园。该书作者提出的理念和方案,体现了中国立场和中国智慧,反映了人类的美好愿望和共同价值,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同,被写进了联合国重要文件,彰显中国对全球治理的巨大贡献。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六研究部副主任杨雪冬介绍,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六研究部在翻译《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深深感受到作者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邃思考、深情憧憬、深刻阐述,努力在翻译中体现作者倡导的“文明交流互鉴”、民心想通、思想共享的理念和原则。
据悉,《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书已经翻译成英文、法文出版,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次论坛论文集共收录文章近60篇。从本届论坛开始,举行优秀论文评选,以鼓励在中央文献翻译与研究事业中取得成绩的中青年译者和研究者。
12月1日,第十届全国法律英语大赛决赛在中国政法大学举行。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李秀云教授,教务处副处长翟远见副教授,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李国强教授,外国语学院院长张清教授,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田力男教授,LEC法律英语教学与测试研究会会长、中国政法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张法连教授,华东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余素清教授,西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朱元庆教授,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系主任陆永岗副教授,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杨德嘉庭长,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外事委员会张宏久主任,中国行为法学会办公室主任迟秀明,以及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外籍教师Keith Christie等嘉宾出席了本次大会。
本次大赛以“用英语表达你的法律观点”为主题。演讲比赛决赛包括已备演讲环节和问答环节。在已备演讲环节中,选手们选题新颖,用流利的英语表达各自的法律观点,演讲内容紧扣时事热点,充分展现了学校与社会对接、法律与时代的紧密融合的特点。在问答环节中,评委Keith Christie针对各个选手的演讲内容提出了专业性的问题。选手们面对提问,逻辑清晰地进行了回应。
所有选手演讲完毕,评委Keith Christie、杨德嘉法官和张宏久律师先后对选手们的表现进行了点评,评委们对选手的语言素养和比赛发挥予以肯定,同时对每个选手的演讲内容等提出了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经大赛评委会逐一审议,组委会复核,上海外国语大学肖逸文、谢芊芊获得了全国法律英语大赛“法律英语演讲比赛”一等奖,西南政法大学何绮彤、河北大学杨沂明、西北政法大学胡瑞恺、西南政法大学王腾蕊获得二等奖,西南政法大学欧君桐、甘肃政法大学谢颂欣、北京化工大学唐盈、中国政法大学刘冰夷、青海师范大学马丽娜、华东政法大学林小涵获得三等奖;上海政法学院等六所院校获得了本届全国法律英语大赛最佳组织奖。
12月2日,由中国翻译协会对外传播翻译委员会主办、中国外文局今日中国杂志社承办的第35届中译法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外交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教育部、中国网、北京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北京语言大学等国家部委、对外传播机构、高等院校的20家法语使用单位的70余名代表(其中5位外籍专家)参加了研讨会。中译法研讨会主任孙继文和今日中国杂志社副总编辑张娟分别致辞。研讨会秘书长朱颖主持开幕式。
孙继文在致辞中指出,当前,我们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挑战与机遇并存。我国的外交、外事工作空前活跃,这也对我们从事对外翻译、传播、教学和研究等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中译法研讨会也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步伐,为国家的外交、外事工作和人才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
今日中国杂志社副总编辑张娟在致辞中表示,当前,对外传播工作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但同时也面临最大压力。今年9月初,总书记在致中国外文局成立70周年的贺信中指出,希望外文局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具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际传播机构,为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读懂中国作出更大贡献。而中译法研讨会所做的工作,正是为推动“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读懂中国”所做的具体努力。
在词汇研讨中,中外专家学者就今日中国杂志社搜集整理的有关领导人用典、十九届四中全会、中美经贸摩擦、中国人权、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精准扶贫、科技创新等领域100余条中文词汇的法文译法进行了充分研讨。与会专家纷纷表示,这有助于加强中译法成果交流、资源共享、规范各领域词汇译法,更好地发挥语言翻译在促进对外交流中的作用,助力国家构建对外话语体系。
据悉,作为一个开放的学术论坛,中译法研讨会机制设立于2002年10月,隶属中国翻译协会对外传播翻译委员会,每半年举办一次。
12月1日,“英语类专业‘金课’建设研讨会暨2019年北京市高校英语类专业群联席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国际楼外国语学院召开。会议围绕英语类专业的“金课”建设展开,就如何打造“金课”、提高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了一系列讨论。出席本次会议的专家有北京市教委高教处刘霄处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类专业教指委主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孙有中教授,南京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教师发展中心主任王守仁教授,北京市高校英语类专业群两委会委员以及来自北京市各高校外国语学院院长,英语专业的负责人和骨干教师等80多人。
南京大学王守仁教授以“如何打造新时代英语专业一流课程”为题做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金课”要围绕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虚拟仿真和社会实践五个角度打造,以“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为评价标准,建设“政策、组织、机制、评价和经费”五大保障机制,优化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研究能力等,充分发挥英语专业作为人文学科的作用,并找准自己的定位。
北京外国语大学孙有中教授做了以“思辨与金课”为题的发言。孙有中教授指出,课程体系的建设是“金课”建设的基础,而教育部国标提出的“素质、知识、能力”便是“金课”的评定标准。建设“金课”,需要教师先武装自己,并能够准确陈述教学内容、找出最重要的信息、理性思考多样的观点、做出准确公正的总结、所做的结论以及假设有理有据、用理性和证据来引导课堂。同时教师应该反思教学、打磨自己的教学计划,以实现高质量备课与教学。
中国人民大学郭英剑教授以“精品课与金课:对英语专业金课建设的思考”为题做了本次会议的第三场主旨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建设“金课”应该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水课”问题。而给学生提供更多课程选择可以大大降低没有质量的“水课”产生的几率与危害。他认为从“水课”到“金课”就是去水的过程,是至真至善到加强内涵,强调实质性内容的过程。而在英语专业“金课”的建设中,注重语言的基本功,英语专业的人文特征、跨学科特征和多语种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提高课程质量、加强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
下午是“金课”建设圆桌论坛,该论坛由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金利民教授主持,外交学院的孙吉胜教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程维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张剑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封一函教授、中国传媒大学的李佐文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向明友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陈世丹教授结合自己对于“金课”的理解以及自身所处学校“金课”建设的实践进行了发言,从衡量“金课”的重要指标以及宏观课程设计与微观课堂教学;推动建设线上线下相结合,探索底层设计与实施路径,积极接受新兴事物;用“两性一度”标准衡量课程大纲,建设知识、能力、素质兼顾的线上线下融合式一流课程;“金课”的成色、塑型、生态、主体;合理增加课程难度,扩大课程的可选择性,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实行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的供给侧改革;创造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情境等方面探讨应该如何建设好“金课”。
圆桌论坛之后是2019年北京市高校英语类专业群两委会联席会议。专家委员会主任孙有中教授对2019年北京地区高校英语类专业群进行了工作总结,与会人员对未来的工作进行了一系列展望,其中包括邀请外方嘉宾参与研讨会、提供更多面向本科的讲座、建设国外教师培训团队工作坊等。最后郭英剑教授对本次会议做了总结,英语类专业“金课”建设研讨会暨2019年北京市高校英语类专业群联席会圆满落下帷幕。本次会议由北京市高校英语类专业群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协办。
首届埃及中国当代小说青年翻译大赛颁奖仪式28日在埃及首都开罗中国文化中心举行,4名埃及参赛选手分获一、二、三等奖和鼓励奖。
本次翻译大赛由开罗中国文化中心和埃及国家翻译中心合作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承办,今年6月正式启动。评委会由埃及知名汉学家穆赫辛·法尔贾尼、开罗大学孔子学院埃方院长李哈布和北京外国语大学扎耶德阿拉伯语与伊斯兰研究中心主任薛庆国共同组成。
大赛所选书目系第七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获奖作品《世间已无陈金芳》。小说讲述了一个中国“北漂”女孩的奋斗、挣扎、追求以及梦想幻灭的故事。
经过认真评审,艾因夏姆斯大学中文系毕业生米拉·艾哈迈德获得一等奖。根据大赛规定,获得一等奖的翻译作品将由埃及国家翻译中心在埃及出版发行。
“陈金芳的故事既会发生在中国,也会发生在世界上任何国家。通过类似的文学故事可以让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人们实现心与心的交流,这就是文学的魅力。”小说作者石一枫在发给大赛颁奖仪式的视频中说。
二等奖获得者蕾哈姆·贾迈勒表示,文学翻译是一个再次创作的过程,难度很大。此次获奖,证明了自己有能力翻译中国著名文学作品,未来她还将参加类似翻译比赛,争取拿到一等奖。
埃及国家翻译中心主任安瓦尔·穆吉斯表示,举办类似中国文学作品翻译比赛旨在提升埃及翻译人员的兴趣和自信心,帮助埃及培养更多专业的翻译人员,增加中国书籍在埃及的出版数量,最终帮助阿拉伯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
11月29日至12月1日,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中国翻译协会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委员会主办,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大学应用翻译研究中心、《上海翻译》编辑部联合承办,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翻译》、《中国外语》、《外语教学》、《外语电化教学》、《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外语研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与翻译》、《当代外语研究》、《翻译论坛》等国内多家相关刊物参与协办的“第三届全国翻译批评高层论坛”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顺利举行。来自全国120多名翻译批评领域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
大会开幕式于11月30日上午举行,由《上海翻译》执行主编傅敬民教授主持,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主持工作副书记曾桂娥、副书记贾小琴、主持工作副院长邓志勇、副院长苗福光出席论坛。邓志勇教授代表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致欢迎辞,中山大学王东风教授、《中国翻译》苑爱玲副主编分别代表主办单位致辞。出席开幕式的还有《上海翻译》名誉主编方梦之教授、主编何刚强教授。30日下午,会议举行分论坛发言,60余位与会代表分享了各自最新的研究成果,并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
在由《当代外语研究》主编杨枫教授主持的分论坛中,众发言人就“翻译批评话语体系建构与应用翻译批评研究”进行相关展示和讨论。在由《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编辑部主任梁超群所主持的分论坛中,与会学者就“文学翻译批评研究”进行深入交流。《外语电化教学》常务副主编胡加圣教授所主持的分论坛对包括“语料库建设”“翻译教育”“典籍翻译批评研究”等在内的多个话题进行了探讨。
第二届翻译技术理论与应用研究论坛将于12月13日-15日举行
如何推动翻译技术研究深入发展?如何理性对待翻译技术对翻译研究与翻译实践的影响?如何应对翻译技术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基于上述思考,安徽大学外语学院和《安徽大学学报》编辑部联合国内多家外语界知名刊物,与世界翻译教育联盟(WITTA)翻译技术教育研究会和安徽省外国语言文学学会等共同于12月13日-15日举行第二届翻译技术理论与应用研究论坛,诚邀国内外对翻译技术研究感兴趣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大数据时代翻译技术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论坛主题为“大数据时代的翻译技术:理论与实践”,论坛将通过大会主旨报告(邀请多位境内外知名翻译教育与研究专家)、科研方法专题论坛(外语类核心期刊主编和专家主持)、平行分论坛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就大数据时代翻译技术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深入研讨。
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包括:计算机辅助口笔译技术理论研究、语料库相关技术研究、技术支撑下的口笔译教学研究、机器翻译与译后编辑研究、本地化翻译研究、翻译技术的产学研融合研究、翻译研究中的数字人文途径、外语学科数字化技术研究等。
拟参会主旨发言专家包括: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陈善伟教授、南京大学柯平教授、安徽大学马祖毅教授、香港浸会大学Mark Shuttleworth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张政教授、安徽大学周方珠教授等。
联系人:
阮晓蕾 18298025387
董翔宇 15309618595
第三届语言资源与智能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12月14日召开
“一带一路,语言铺路”,“国家出行,语言先行”。为构建世界和谐语言生活,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定于12月14日在中国北京举办第三届语言资源与智能国际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将邀请来自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围绕《万国语言志》编写及世界语言生活的有关问题进行研讨。
2019年,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立项编写《万国语言志》。该丛书以介绍各国(地区)的语言文字基本状况、语言政策与规划、语言教育、语言生活等为主要内容,同时也涉及国际组织(跨国组织)的语言政策及语言生活,拟出版150部左右。该丛书将有利于认识世界语言的基本状况,了解丰富的世界语言生活;为学界提供研究资源,为社会提供生活参考。这种丛书在中国(也许世界上)尚属首例,需要国内外学者共同合作。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就是合作的开始,期待与会专家学者为丛书的编写贡献智慧。
会议主要议题包括:世界语言政策与规划的发展趋势、世界语言生活的热点问题、语言濒危与语言资源的保护开发问题、语言智能与智慧语言教育问题等。
联 系 人:
崔月茹 曾青青
电 话:+86-10-82303284
邮 箱:aclr@blcu.edu.cn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北京语言大学综合楼819室
官方网站:http://yuyanziyuan.blcu.edu.cn/
“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翻译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全国翻译文化研讨会将于12月16日举行
自上世纪90年代翻译研究在西方发生“文化转向”以来,翻译文化研究日益受到重视,逐渐成为国内外翻译研究的主要研究路径之一。三十年来,一支稳定的翻译文化研究队伍逐渐形成,在翻译史、翻译文学、翻译家、科学翻译、宗教翻译、外事翻译、翻译出版传播等领域孜孜不倦展开研究,结出了颇为丰硕的学术成果,如《翻译文化史论》《傅雷翻译研究》《中国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史》《五四以来我国英美文学翻译作品译介史》《重写翻译史》《重释“信达雅”——二十世纪中国翻译研究》《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等数十部作品,及众多相关学术论文。
为全面服务党和国家一系列扩大中外人文交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重大战略部署,进一步整合翻译文化研究队伍、扩大研究视野,提升学术品质,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批准设立翻译文化研究会,并定于12月16日在浙江大学召开翻译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全国翻译文化研讨会。诚邀相关领域知名学者和志同道合者与会交流和研讨。
本次会议主题为:
1.近现代中外文化交流史
2.新时代翻译文化研究的使命与课题
3.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学文化翻译与传播研究
4.翻译文化史与国别翻译文化
5.比较翻译文化思想研究
6.翻译文化研究理论与方法的创新发展
会议将邀请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总编辑、中国译协常务副会长黄友义,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国译协常务副会长许钧,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会长、浙江大学教授吴笛,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中国比较文学》主编谢天振、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查明建教授等进行专题研讨。
联系人:
曲佳慧18868180587
卢巧丹13616719926
“一带一路”跨文化沟通与语言能力建设高层论坛将于12月21日举行
为了实现与沿线国家语言相通、民心相通、文化交流、文明互鉴,迫切需要加强跨文化沟通与语言能力建设。为了更好服务国家倡议,对接社会需求,培养优秀的语言和跨文化人才,上海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拟定于12月21日在上海举办“一带一路跨文化沟通与语言能力建设高层论坛”暨第四届语言研究青年学者海上论坛,并邀请国内外专家和高校优秀学者参与论坛。
论坛特邀国内外著名学者与业界专家共同探讨跨文化沟通与语言能力建设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通过学界与业界的思想碰撞,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略;整合理论探讨、方法创新与社会服务等资源,策划新时期“一带一路”跨文化沟通研究、组织机构与跨国企业(多语)语言能力建设、跨文化与多语教育等诸多热门议题。
本次论坛主要议题包括:国家语言能力建构、语言政策(规划)与国家发展、语言服务与经济话语、跨国公司语言管理、(多语)语言能力和区域发展、跨文化沟通和语用研究、外(多)语习得和教师发展研究。
会议嘉宾包括:北京语言大学李宇明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北京语言大学王立非教授、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副所长魏晖研究员、复旦大学郑咏滟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任伟教授、同济大学沈骑教授、上海财经大学赵珂教授等。
联系人:
艾斌博士 ai.bin@mail.shufe.edu.cn
兰巧珍 021-65903962;
lan.qiaozhen@mail.shufe.edu.cn
2019年第十届全国语言教育研讨会将于12月27日-29日举行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语言教育研究发展,加强与国内外同行交流与合作,促进语言教育及学科建设,由中国语言教育研究会主办,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HTC威爱教育协办的“第十届全国语言教育研讨会”定于12月27日-29日在成都举行。会议主题为“面向人工智能与脑科学的新时代高校大学外语教育改革”,特邀国内外知名学者做主旨发言,诚挚地邀请各位专家、学者拨冗与会,建言献策。
会议主要议题包括:外语教育的国际视野与中国立场、基于互联网的终生语言教育体系研究、脑的可塑性与语言障碍研究、语言智慧教学与智慧课堂建设、基于脑科学的外语教学模式探究、语言认知障碍的神经机制及临床干预研究、教育神经科学与二语习得研究新路径、语言本体研究及其他相关议题、基于5G+VR外语情境化智能评测虚拟仿真教学探索等。
联系人:
赵立 15928007095;
张勋 15528033559
潘雪瑶 15902380932
广外高翻2019年语料加工技术与语言资源管理工作坊将于12月30日-2020年1月2日举行
为适应不断变革的语言服务行业需求、提升师生的语料加工技术应用能力和语言资产管理能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技术研究与教育中心(CTT)拟于2019年12月—2020年1月开设“语料加工技术与语言资源管理工作坊”。
本次工作坊历时3天,分为五大模块:“语料采集、降噪、对齐与格式转换” “语料术语提取、语料库管理与检索” “语料库的应用:翻译项目实践” “语料库的应用:语言学研究”和“语料库与 Python 应用”,由国内翻译技术业界专家学者为学员带来丰富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经验。
演讲嘉宾包括: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语言信息系语料库语言学专家李金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副教授王华树、西交利物浦大学翻译学科主管张霄军、Tmxmall创始人兼CEO张井、Tmxmall产品经理刘宁赫等。
工作坊招收学员100人,出勤所有课程,并通过结课考试的学员,可获得一份经由广外高翻学院和上海一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盖章的“2019年语料加工技术与语言资源管理工作坊结业证书”。
Part 2
翻译出版
《中国当代诗选》西班牙语版与中文版同时发布
墨西哥当地时间12月2日,《中国当代诗选》西班牙语版与中文版同时在第33届墨西哥瓜达拉哈拉国际书展上发布。发布会由智利作家迭戈·穆尼奥斯主持,智利辛普雷门特出版社社长莫妮卡·特霍思、中国诗人明迪、墨西哥诗人奎亚尔、译者罗豹鹿等主要嘉宾发言,现场上百人出席了发布会。
瓜达拉哈拉国际书展(Guadalajara International Book Fair)每年于11月底和12月初在墨西哥第二大城市瓜达拉哈拉举行。该书展创办于1987年,是西语世界重要的年度图书出版盛会之一,代表了西班牙语世界这个新兴图书市场,被誉为西语地区第一大书展、世界第二大书展。中国国际出版集团、五洲传播出版社等中方出版机构参加了本届书展。
《中国当代诗选》中文版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后,经过版权输出,西班牙语版在智利由辛普雷门特出版社出版。这是首部拉美与中国出版社合作出版的大型中国当代诗选。由西班牙语文学翻译家孙新堂与诗人周瑟瑟共同主编,孙新堂主译。这是拉美至今出版的阵容较大的中国当代诗选,收录了43位当代诗人的作品,开篇是北岛,然后是多多、舒婷、赵丽宏、于坚、杨炼、莫言、柏桦、顾城、王家新、肖开愚、韩东、吉狄马加、杨黎、西川、欧阳江河、臧棣、张执浩、伊沙、雷平阳、胡弦、余怒、谷禾、蓝蓝、梅尔、周瑟瑟、安琪、明迪、沈浩波、李成恩、许立志等,最小的是12岁的铁头。
出品:译世界编辑部
责编:张婷
声明:本文为译·世界原创作品,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未经授权擅用将追究法律责任。
注意啦,好消息!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号内搜”,获取链接,可以快捷搜索“译·世界”号内任意信息~
推荐阅读
简报 | 2019傅雷翻译出版奖揭晓、第二届“上电杯”科技翻译竞赛颁奖典礼举行...
简报 | 上外语料库研究院揭牌成立、“一带一路”国际翻译大赛在三亚启动...
简报 | 中国古典文学外译国际研讨会召开、2019年翻译与国际传播高层论坛举行...
简报 | 翻译家施康强去世、第一届“人工智能时代的语言学研究”国际会议举行...
简报 | 著名汉学家马悦然去世、第八届全国口译大赛落幕...